教育观念大讨论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守正创新
为扎实贯彻教育强国强省战略,凝聚起全校上下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共识,4月9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教育观念大讨论推进会在温江校区百会堂举行。校领导、中层干部、各学院科长等近两百人参加了线下会议,各学院组织教师、学生代表以分会场直播形式同步开展集中学习。
会上,校长余曙光以“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守正创新”为题做主题发言。就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无限可能之新未来、未来健康之中医药三个方面,指出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走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全新变革之路,实现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大讨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变革。同时,余曙光提出了协同融合的创新力、数字转型的突破力、师资建设的引导力、开放办学的推动力、质量保障的支持力等激发教育变革的“六大动力体系”,号召各学院、各部门要“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边行动”,以培养适应未来健康医学发展所需人才为导向,以重塑教育教学动能为抓手,以形成新质教育力为目标,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共识。
曾芳副校长围绕以“积水成渊、向质向善,扎实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阶段性工作”为题,结合教育观念大讨论,梳理了学校近期自评自建工作进展概况,并部署下一阶段评建任务,强调进一步凝聚改革向新、管理向质、教师向教、学生向学,追求卓越的理念共识,深挖目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全力以赴,奋楫前行,以问题导向落实落细评建方案和整改措施,全面推进评建工作。
临床医学院、中医药创新研究院、药学院、智能医学学院的院领导以及学生处、人事处和科技处三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依次发言,结合具体工作分享了如何面向新质生产力做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守正创新,明确了今后推动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临床医学院陈秋副院长以“向‘新’而行,中医药高等教育赋能加力”为题,从推动发展教育改革支撑力、质态剖析医药教育生产力、创新策源人才培养能动力三个维度展开新质生产力讨论学习。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院长张三印院长以“发挥‘创新·交叉’优势,拓展协调育人新路径”为题,认为要坚持“头雁”领航,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坚持双向提升,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坚持学科交叉,以跨界融合创新育人;坚持技术创新,以技术技能特长育人。
药学院院长韩波以“扬帆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新质生产力与重要人才培养的融合赋能”为题,提出要对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探索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应对产研用挑战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中药学国际一流的卓越人才培养高地。
智能医学学院院长蒋涛以“人工智能引领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为题,融合前瞻性创新型智能医学学院建设思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增强教师融合创新新动能,结合前沿平台及制度保障助力教师的新质跃升,助推人工智能引领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生处处长莫凡以“审时向新、聚势有为,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学工答卷’”为题,强调目标导向,深刻领会“评”的重大意义;对标对表,精准把握“建”的任务内涵;谋划布局,积极做好“迎”的工作准备。
人事处处长戴鸥以“向新、向质、向未来,构建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高地”为题,响应时代要求,以“新”为方向,打造科教融合的中医药教育人才队伍;以“质”为标准,打造量质并重的中医药高质量师资队伍;以“强”为目标,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高地。
科技处处长国锦琳以“深化科教融合赋能协同育人”为题,列举了科技处深化改革培育教师科教融合能力的具体举措,探索了科教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下一步思考,通过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力推高质量科普等方法促进学校科教融合成效。
党委书记刘毅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对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与之适应、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来匹配;展开集中讨论,就是要大家同心共向、群策群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汇聚起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新共识。刘毅要求全体上下,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此次教育观念大讨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以大讨论中“六力”关键问题的提出,制定有效整改措施;三是要坚持层层落实,各单位要按照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整体部署,全面落实好本单位相关任务,要让师生员工参与到大讨论中;四是要坚持示范带动,要把大讨论的活动纳入到组织生活当中,要把大讨论和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在深入学习、重塑理念、融入实践、推动变革、提升质效等各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资料来源 |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图文排版 | 邵昌慧
责任编辑 | 邵昌慧
校 对 | 邹爱林 李姝豫